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市中心医院两年128例A型主动脉夹层救治零死亡

一项关于生命的“零”记录

点击查看原图
        A型主动脉夹层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可造成大出血、休克,瞬间危及生命,加之8小时甚至更久的手术时间,对全世界的心脏外科医生来说,每一台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都是一场“血战”“苦战”,有时还是“夜战”。对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外科主任张锋泉来说,当然也不例外。
  
  2021年至今,该科完成了超过120例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在这看起来不是很大的数字背后,却蕴含非同小可的专业含金量——两年128例A型主动脉夹层“零死亡”。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孙淼 通讯员 赵梅

  78岁濒危老人被惊险救回
  
  “没事啊,感觉挺好的,我活动活动!”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外科监护室,赵爷爷正抬着两只胳膊活动手腕,看到心外科副主任医师邵宝伟走过去,笑呵呵地跟他打起了招呼。而就在一天前,78岁的赵爷爷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庆幸的是,因A型主动脉夹层濒死的生命被心外科团队惊险救回。
  
  据赵爷爷的老伴儿回忆,老人发病的时候,他正坐在沙发上,突然晕了过去,大概有五六分钟的样子。当地医院高度怀疑老人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当日22:20左右,伴随着120急救车急促的鸣笛声,赵爷爷被送至济南市中心医院。“该患者的情况在A型主动脉夹层中属于较重的类型。到院时,患者神志还算清楚,但精神较差、面容痛苦,并已出现嗜睡表现,据家人说发病时出现了一过性晕厥。”邵宝伟介绍道,从CT表现看,夹层造成了该患者主动脉的全程撕脱,近心端已经撕脱主动脉的右冠窦和无冠窦,且压迫到了右冠状动脉,夹层从升主动脉到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一直撕脱至髂动脉。出现的一过性晕厥则说明脑血管已经受到了一定压迫,病情十分危急。

  “对我们而言,这台手术的挑战不仅在于患者主动脉撕脱严重,更在于老人已经7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术中可能止血困难。且老人在10年前曾脑出血,2020年又发生过脑梗。”邵宝伟说,这一系列因素都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但对老人来说,再等下去将危及患者生命。
  
  在与赵爷爷的家人充分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与同意后,次日凌晨1:10,一切准备就绪,手术正式开始。“基于手术难度较大,为最大限度挽救老人生命,张主任作为主刀医生进行手术。”邵宝伟表示,不出所料,赵爷爷在手术中出现了渗血、止血困难等问题,手术团队运用了多种办法进行止血。经过七个半小时的鏖战,张锋泉带领手术团队打赢了这场“生命保卫战”。还没来得及为自己、为团队点赞,另一名年仅45岁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被紧急送至中心医院,张锋泉与团队一起再次扎进手术室,手术直到深夜才结束。但同样庆幸的是,手术十分成功,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主动脉夹层急性发作可致死亡

  要了解“A型主动脉夹层”,就先要了解“主动脉”,这根人体最粗的动脉。“主动脉从心脏的左心室发出,向上,向右,再向下,像一根弓状的管道,沿脊柱下行,并在胸腔和腹腔内分出很多分支,向全身各处输送血液。正常情况下,主动脉壁分内、中、外三层。”张锋泉解释说,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出现裂口,血液从主动脉内膜裂口处进入主动脉内膜及中层,使内膜及中层从主动脉壁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将主动脉壁撕裂成真假两个分离的腔。主动脉夹层发生在升主动脉为A型主动脉夹层;发生在降主动脉的为B型主动脉夹层。该患者即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危险的疾病,其典型症状为急性起病,胸背部撕裂样、濒死样疼痛,常伴有大汗淋漓、皮肤苍白,疼痛可向后向下延及背部、腹部,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其中,临床发现,A型夹层多为胸痛,B型夹层多表现为背痛。”张锋泉进一步表示,夹层形成以后,动脉壁会变薄变脆,一个咳嗽、弯腰提东西都有可能让动脉破裂,造成大出血,而血液会直接涌入胸腔、腹腔甚至心包,引起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可瞬间危及生命。“国内外权威的研究结果显示,未经手术治疗的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起病时,死亡率约为50%,超过24小时,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张锋泉强调,对于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一经发现,需要尽快进行急诊手术,才有机会保住生命。对于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病情进展迅速,病变局部血管直径≥5厘米或有血管并发症者,同样应争取尽快进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区域领跑

  正因为主动脉夹层带来的高死亡风险,它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张锋泉表示,每一台主动脉夹层手术都涉及到了心脏外科手术各个层面的高难度动作。每一位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情也不完全相同,加之患者的身体基本状况更是千差万别,所以,手术过程中或会出现各种意外险情。

  “一般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需要耗时8小时,依据病况甚至需要更长时间都有可能。因此,每一台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都是一场技术、经验、体力与耐心的考验。”张锋泉自信地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如果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后,第一时间送到中心医院,通常情况下手术5个小时左右基本就能完成。
  
  又是什么让张锋泉如此自信呢?或许答案就在以下这组数据里。据悉,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外科做过的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已突破128例,看起来不是很大的一个数字,蕴含的专业含金量却非同小可——两年间的128例A型主动脉夹层“零死亡”。
  
  一例例手术成功、患者康复出院的背后,是一名心外科医生主刀20余年的底气。张锋泉与心脏外科结缘,要追溯到1999年。那年,22岁的他毕业后到部队某医院心脏外科工作。既是天赋使然,更是勤奋拼搏,自23岁独立主刀,从事心脏大血管专业20余年,他擅长冠心病、心脏大血管疾病、心脏瓣膜病、常见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脏肿瘤、房颤外科射频消融、心脏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终末期心力衰竭等各种心脏疾病诊疗,主刀完成心脏手术6000余例,并可常规开展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先心病、心脏肿瘤疾病的微创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张锋泉于2022年独立自主完成山东省首例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填补了山东省内终末期心力衰竭外科治疗领域空白,极大地推动了山东省心脏外科发展。

  硬核团队不负每一次生命相托
  
  “一次治疗,每一台手术都是患者的性命相托。”无影灯下二十多年,张锋泉深知作为医生的职责所在,他带领团队一心为重症患者着想,手机长年不关机,随时接听,随时赶到医院做手术,而他自己更是经常在手术台旁一站就是十几或二十多个小时,一天内连续完成数台急性A 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十几天吃住在科室里早已是常态。
  
  但在张锋泉看来,一个又一个来自生命的奇迹,是中心医院心外科医护团队共同奔赴的结果,更离不开医院领导、其他相关科室的支持与帮助。张锋泉介绍说,以主动脉夹层手术为例,患者通常被送至急诊或胸痛中心,初诊怀疑主动脉夹层时,需向心外科发起会诊并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如遇特殊或危急情况,则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待确诊主动脉夹层后,心外科将与麻醉科、血液科、手术室等进行病例讨论,对患者病情开展全面评估,为其制定手术方案及多种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应急预案。手术则需要麻醉医生、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等在内的12-14人组成手术团队。术后患者监护及护理同样至关重要。患者出院后的随访也必须跟得上。

  “由此可见,每一次心外科手术几乎都需要心外科、麻醉科、输血科、体外循环师、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将每一个步骤环环相扣,只有这样才能将每一个生命从‘鬼门关’拉回来。”张锋泉坚定地表示,每一次成功抢救,都是对医院多学科团队默契配合、“协同作战”的又一次实战考验,既充分显示了中心医院多学科的技术实力,也彰显出“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