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山一大附属济南妇幼:蓄人才之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选址济南经十路
点击查看原图
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筛查
点击查看原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人才一直是“第一资源”。多年来,医院坚持“科教兴医,人才强院”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院校合作,围绕“引才、用才、育才”,全方位引进、培养、管理、服务人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通讯员 董自青
 
  再夺“国字号”,人才引领学科升级

  日前,第三批国家级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名单公布,全国23家单位通过评审。作为山东省唯一入选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成功获批。这是该院作为省内妇幼保健领域龙头单位取得的又一个“国字号”招牌。
  
  年门诊量逾百万人次,新生儿分娩量约占市区的三分之一,在济南以及周边地区,“生孩子选济南妇幼”的观念深入人心。青睐有加的信任,承载着医院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医院拥有3个国际平台、13个国家级平台、4个国家级特色专科及示范基地、9个省级重点及特色专科、6个省级平台。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硕士生导师10人、硕博及高级职称196人,15个MDT团队、10个亚专业、12个病区、466张床位,开展新技术60项,其中国内领先5项、省内领先12项。一支多层次、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正在面向女性全生命周期的高水平健康服务链上发挥专业优势,服务更多妇幼人群,托起妇儿“健康梦”。
  
  作为济南市十大临床整合医疗中心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全市母胎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该院着力打造涵盖孕前-孕期-产后-妇女保健等的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分娩量连年全市第一,《新闻联播》曾予以播报。全国首批、省内首家实现高危妊娠五色分级管理,山东省重症围产期平台济南分中心、济南市产科及妇科质控中心均设在该院,进一步提高了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救治能力。作为济南市产前筛查与诊断中心,全省率先建成基因检测独立实验室,成为免费无创DNA产前筛查落实单位,为提高全市出生人口素质积极贡献。作为全省首家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全国最早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眼病听力同步筛查、诊断及早期康复工作。年救治危重新生儿3000余例。率先在省内发展妇科微创技术,宫颈病变诊疗及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推进腹腔镜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作为山东省最早开展乳腺病防治工作的医院,整合乳腺门诊、保健、病房及康复单元组建乳腺病诊疗中心,为女性提供更完善、系统的乳房健康服务。开设更年期特色门诊,为更年期女性提供一站式、系统化、全方位的综合管理,辐射带动辖区更年期保健工作……这些是医院人才引领学科影响力提升的印证,也是接下来踔厉奋发更上层楼的动力。

  多措并举,人才引育出实招

  人才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才质量是医院发展的基础,要探索、建立一种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好人才智库的建设和储备。
  
  搭建“梧桐林”,厚植人才沃土。近年来,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引育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机制,配套人才“外引内培”的各项措施,为人才提供多元化、有温度的系列服务。健全“1+n”的培养模式,让人才全方位发展,对于学科带头人,除了加强技能与临床以外,还注重管理方面的培训,多岗位培养,培养起一批既懂管理,又懂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确定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定期开展人才工作座谈会,听取不同层次人才的工作生活需求;利用“院庆”“医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年轻医师拜师等活动。突出高层次专家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软硬件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拴心留人、汇智聚才。
  
  目前医院拥有国务院特贴2人,国家级专家组成员8人,省级学会主委4人,副主委6人,省级专家组成员12人,双优人才、泉城卫生学者、优秀学科带头人等26人,硕博及高级职称600人。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11人。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UPMC)建立海外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型思维的专业人才,引领学科发展。
  
  在紧缺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方面,树立“广招才,高定位,多渠道”的大人才理念,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十条措施》《引进人才科研启动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多个政策性保障文件。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除社会化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专业校园招聘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刚性措施外,对特殊人才和专家学者,不拘于全职聘用,还采用“外聘专家”“客座教授”等柔性引进方式,与省内外知名专家、重点临床研究中心以及优质医科学院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定期安排医疗大咖到医院坐诊或学术交流,带动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人才队伍丰富多元,医院发展才能专业、可持续。医院结合各临床科室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和配置更趋合理的人才梯队,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中青年人才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出台《中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实施方案》,为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选拔管理机制,为中青年人才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激励优秀人才创新成长,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打造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提升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妇幼英才”培育项目,出台“晨曦计划”“攀登计划”“领航计划”,分别选拔优秀青年骨干、优秀中青年专家、优秀学科带头人开展为期3年的培养,并给予不同额度的培养经费,以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

  院校联合,人才赋能显成效

  作为一所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和临床三级甲等医院,该院坚持院校联合,人才赋能,开展科学研究推动临床一线工作。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更年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山东省重点专科7个:产科、妇科、优生学、围产保健、孕产期保健、新生儿保健、更年期保健;济南市重点专科3个: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中医推拿康复理疗特色专科;济南市临床精品特色专科4个:出生缺陷诊断与预防、儿童早期疾病筛查与精准诊治、新生儿重症监护、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济南市救治中心2个:济南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济南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济南市管理中心1个:济南市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济南市重点实验室8个:出生缺陷诊断实验室、新生儿疾病筛查与精准诊断实验室、女性生殖道感染实验室、宫颈病实验室、男女性生育力评估医学实验室、内分泌代谢医学实验室、分子遗传学医学实验室、临床营养医学实验室。在山东省率先开展孕产妇代谢组学检测评估、率先开展新生儿基因筛查与诊断评估工作,使本地域精准出生缺陷防控达到分子水平。近三年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4 项,其中国家级8 项,省级26 项;发表期刊论文253 篇,SCI 论文144 篇,获得山东医学科技奖3项。
  
  坚持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的重点突破,致力于重大科研立项和管理平台建设的精准施策,加强“校”“院”合作,医院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合作共建妇幼医学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成立“山大生殖-济南妇幼妇女儿童健康联合研究所”,建立全市妇幼健康人才科研学术平台。构建山东大学-济南妇幼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组建妇幼队列及妇幼相关专病队列,形成深度融合的妇幼保健康临床诊疗和研究新模式;筹建“济南市出生缺陷一体化防控”“济南市孕产妇救治”“济南市宫颈病”三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专业优势,建立全市妇幼健康人才科研学术平台走“大专科、强综合/保健”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医疗服务道路。
  
  医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才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原则,优化人才管理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措施,在医院品牌、临床专业水平、科研实力等方面持续改善,为筑巢引凤搭建更为优质的平台,完善人才培育、引用、使用、评价、激励机制,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