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重工旗下上市公司亮“成绩单”
多个领域市场份额提升,一季度增长势头强劲



今年一季度,潍柴动力实现营业收入534.3亿元,同比增长18.3%;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68.3%。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完毕,山东重工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悉数揭晓。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装备跨国集团,山东重工集团拥有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旗下上市公司11家、股票13只,资产证券化率超过95%,主营业务涵盖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装备等六大板块。
过去的一年,不管是重卡产业链龙头企业潍柴动力还是商用车龙头中国重汽,都经受住了行业下行的考验,并在行业回暖中率先复苏,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迪
潍柴动力多元韧性凸显
潍柴动力(000338.SZ)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5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9.1亿元。在去年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潍柴动力积极拓展细分市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行业优势地位稳固。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2年潍柴动力销售各类发动机57.3万台,重卡发动机市场份额升至32.2%。其中,400-500马力段的发动机市场份额达49%,500马力以上干线物流运输市场的市场份额升至18%; 工程机械发动机市场份额升至34%,继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整车方面,公司重卡跑赢行业趋势,累计销售重卡8万辆,市占率由2021年同期的10.7%,提升至2022年的11.9%。
同时,潍柴动力紧抓国际市场机遇,海外市场表现亮眼。公司全年发动机出口5.5万台,同比增长56%,变速箱出口2.5万台,同比增长54%。海外市场重卡销售同比增长79%至3.4万辆,创历史最好成绩。
此外,潍柴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88.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2021年的3.99%提升为5.05%,其中发动机业务研发投入占其收入比重达到9%。
高额的研发投入支撑其在新业态、新能源、新科技等多元业务板块不断实现突破,凸显出较强的经营韧性。2022年,潍柴动力不断提升技术优势,先后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1%、52%的商业化柴油机,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此外,在智慧农业方面,潍柴雷沃实现营业收入171.6亿元,农业装备产品总销量高速增长,收入和销量规模稳居国内行业第一位,主要产品市占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其中,200马力及以上大拖、小麦机等市场份额全国第一。
在智能物流领域,公司控股子公司凯傲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11.36亿欧元,同比增长8.2%,期末在手订单70.8亿欧元,较2021年底增长6.3%。其中以德马泰克为代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8.07亿欧元。
在氢能新赛道上,潍柴动力加快技术攻关及产业化落地。2022年,公司开发完成15kW-260kW全系列燃料电池产品平台,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推动全国首个港口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运营项目在青岛港启动,全国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在淄博投入运营。
中国重汽销量、市占率双第一
商用车产业链是山东重工业务版图的重要部分,旗下中国重汽集团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92.91亿元,归母净利润17.97亿元,并在行业低迷下逆势突围,强势夺取销量和市占率“双第一”。
2022年,中国重汽重卡销售15.88万辆,跃居行业首位,市场占有率在逆势下进位提升至23.64%,同比提升3.12个百分点。
作为传统优势的海外市场同样表现亮眼。数据显示,中国重汽2022年出口重卡8.85万辆,同比增长63.8%,连续18年保持行业出口第一。其中高端产品占出口总量的22.2%,同比提升13.7个百分点,海外市场高端化布局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公司继续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25.2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3%,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此外,针对逐年增长的新能源市场需求,中国重汽在新能源领域也进行了全面布局。
据公司方面介绍,中国重汽坚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的战略方针,以纯电动路线为核心、混动路线和燃料电池为支撑进行战略布局,同时重点打造自主研发差异化电驱桥系列产品。应用场景上,公司打造了70余款新能源车型,覆盖6大场景。其中,新能源重卡在多个港口投入运营,港口市占率行业第一。
对于业内关注度较高的新能源重卡,中国重汽表示,将加快产品推广,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司将聚焦北京、成都、广州、深圳等政策先行城市,加快中央驱动和电驱桥产品导入市场。此外,将围绕港口、钢铁厂、渣土车、环卫车等应用场景市场开拓,探索新能源销售模式,通过试点租赁、充换电一体化解决方案等方式推动销量提升。
氢燃料领域,中国重汽2022年联合潍柴动力发布国内首台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该款车型有效热效率达41.8%,污染物排放低,且对氢气燃料纯度要求较低,可广泛应用于港口、城市、电厂、钢厂、工业园区等特殊运输工作场所,对实现内燃机产业链的绿色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季度增长势头强劲
随着重卡行业景气度回升趋势逐渐明朗,山东重工集团一季度迎来强势增长。据公开信息,今年一季度,山东重工集团实现营收1187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潍柴动力实现营业收入534.3亿元,同比增长18.3%;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68.3%。
中国重汽重卡销量同比增长39%,山推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70%,潍柴矿卡销量同比增长48%。此外,新能源产品也迎来市场爆发。今年一季度,潍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0%,新能源重卡销量是去年同期的5.8倍,中国重汽全新一代燃气车最多时一天订出2000辆。
出口方面,山东重工集团产品出口189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重卡出口量同比增长88%,占我国重卡出口的70%以上; 工程机械出口量同比增长78%,发动机出口量同比增长61%。
除潍柴动力、中国重汽外,山东重工集团在A股市场还控股潍柴重机、亚星客车、山推股份、中通客车4家上市公司。
其中潍柴重机主要开发、制造和销售船舶动力和发电设备市场用30-12000马力的发动机及动力集成系统,亚星客车和中通客车主要以客车为主兼顾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山推股份主要做建筑工程机械主机产品。
潍柴重机去年业绩微增,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5亿元,同比上升1.29%;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上升2.9%。中通客车受益于调整销售策略,聚焦优势产品,海外出口扩大,实现营收52.76亿元,同比增长15.03%;净利润9832.64万元,同比增长144.78%。山推股份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9.98亿元,同比增长9.02%;净利润6.32亿元,同比增长288.55%。
此外,山东重工集团也在进一步寻求资本市场助力。深交所官网显示,目前潍柴雷沃IPO进入“已问询”状态。5月12日,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带队前往深圳证券交易所,专程拜会深交所总经理沙雁。谭旭光汇报了山东重工集团未来发展规划。他说,要保持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企业,需要资本市场助力、实现双轮驱动。“我们立志做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希望深交所给予全力支持。”
过去的一年,不管是重卡产业链龙头企业潍柴动力还是商用车龙头中国重汽,都经受住了行业下行的考验,并在行业回暖中率先复苏,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迪
潍柴动力多元韧性凸显
潍柴动力(000338.SZ)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5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9.1亿元。在去年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潍柴动力积极拓展细分市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行业优势地位稳固。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2年潍柴动力销售各类发动机57.3万台,重卡发动机市场份额升至32.2%。其中,400-500马力段的发动机市场份额达49%,500马力以上干线物流运输市场的市场份额升至18%; 工程机械发动机市场份额升至34%,继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整车方面,公司重卡跑赢行业趋势,累计销售重卡8万辆,市占率由2021年同期的10.7%,提升至2022年的11.9%。
同时,潍柴动力紧抓国际市场机遇,海外市场表现亮眼。公司全年发动机出口5.5万台,同比增长56%,变速箱出口2.5万台,同比增长54%。海外市场重卡销售同比增长79%至3.4万辆,创历史最好成绩。
此外,潍柴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88.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2021年的3.99%提升为5.05%,其中发动机业务研发投入占其收入比重达到9%。
高额的研发投入支撑其在新业态、新能源、新科技等多元业务板块不断实现突破,凸显出较强的经营韧性。2022年,潍柴动力不断提升技术优势,先后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1%、52%的商业化柴油机,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此外,在智慧农业方面,潍柴雷沃实现营业收入171.6亿元,农业装备产品总销量高速增长,收入和销量规模稳居国内行业第一位,主要产品市占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其中,200马力及以上大拖、小麦机等市场份额全国第一。
在智能物流领域,公司控股子公司凯傲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11.36亿欧元,同比增长8.2%,期末在手订单70.8亿欧元,较2021年底增长6.3%。其中以德马泰克为代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8.07亿欧元。
在氢能新赛道上,潍柴动力加快技术攻关及产业化落地。2022年,公司开发完成15kW-260kW全系列燃料电池产品平台,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推动全国首个港口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运营项目在青岛港启动,全国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在淄博投入运营。
中国重汽销量、市占率双第一
商用车产业链是山东重工业务版图的重要部分,旗下中国重汽集团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92.91亿元,归母净利润17.97亿元,并在行业低迷下逆势突围,强势夺取销量和市占率“双第一”。
2022年,中国重汽重卡销售15.88万辆,跃居行业首位,市场占有率在逆势下进位提升至23.64%,同比提升3.12个百分点。
作为传统优势的海外市场同样表现亮眼。数据显示,中国重汽2022年出口重卡8.85万辆,同比增长63.8%,连续18年保持行业出口第一。其中高端产品占出口总量的22.2%,同比提升13.7个百分点,海外市场高端化布局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公司继续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25.2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3%,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此外,针对逐年增长的新能源市场需求,中国重汽在新能源领域也进行了全面布局。
据公司方面介绍,中国重汽坚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的战略方针,以纯电动路线为核心、混动路线和燃料电池为支撑进行战略布局,同时重点打造自主研发差异化电驱桥系列产品。应用场景上,公司打造了70余款新能源车型,覆盖6大场景。其中,新能源重卡在多个港口投入运营,港口市占率行业第一。
对于业内关注度较高的新能源重卡,中国重汽表示,将加快产品推广,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司将聚焦北京、成都、广州、深圳等政策先行城市,加快中央驱动和电驱桥产品导入市场。此外,将围绕港口、钢铁厂、渣土车、环卫车等应用场景市场开拓,探索新能源销售模式,通过试点租赁、充换电一体化解决方案等方式推动销量提升。
氢燃料领域,中国重汽2022年联合潍柴动力发布国内首台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该款车型有效热效率达41.8%,污染物排放低,且对氢气燃料纯度要求较低,可广泛应用于港口、城市、电厂、钢厂、工业园区等特殊运输工作场所,对实现内燃机产业链的绿色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季度增长势头强劲
随着重卡行业景气度回升趋势逐渐明朗,山东重工集团一季度迎来强势增长。据公开信息,今年一季度,山东重工集团实现营收1187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潍柴动力实现营业收入534.3亿元,同比增长18.3%;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68.3%。
中国重汽重卡销量同比增长39%,山推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70%,潍柴矿卡销量同比增长48%。此外,新能源产品也迎来市场爆发。今年一季度,潍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0%,新能源重卡销量是去年同期的5.8倍,中国重汽全新一代燃气车最多时一天订出2000辆。
出口方面,山东重工集团产品出口189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重卡出口量同比增长88%,占我国重卡出口的70%以上; 工程机械出口量同比增长78%,发动机出口量同比增长61%。
除潍柴动力、中国重汽外,山东重工集团在A股市场还控股潍柴重机、亚星客车、山推股份、中通客车4家上市公司。
其中潍柴重机主要开发、制造和销售船舶动力和发电设备市场用30-12000马力的发动机及动力集成系统,亚星客车和中通客车主要以客车为主兼顾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山推股份主要做建筑工程机械主机产品。
潍柴重机去年业绩微增,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5亿元,同比上升1.29%;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上升2.9%。中通客车受益于调整销售策略,聚焦优势产品,海外出口扩大,实现营收52.76亿元,同比增长15.03%;净利润9832.64万元,同比增长144.78%。山推股份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9.98亿元,同比增长9.02%;净利润6.32亿元,同比增长288.55%。
此外,山东重工集团也在进一步寻求资本市场助力。深交所官网显示,目前潍柴雷沃IPO进入“已问询”状态。5月12日,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带队前往深圳证券交易所,专程拜会深交所总经理沙雁。谭旭光汇报了山东重工集团未来发展规划。他说,要保持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企业,需要资本市场助力、实现双轮驱动。“我们立志做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希望深交所给予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