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长清区文昌街道西李村用好“四件法宝”

让美丽乡村“内外兼修”

西李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点击查看原图
        走进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西李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长街、错落有致的房屋和充满乡村记忆的民宿民居。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自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西李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绘就了美丽乡村新画卷。与之相呼应的是西李村淳朴的民风、和谐稳定的基层治理环境,这要归功于基层善治的“四件法宝”。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十八胡同”理全村 村内矛盾源头化解

  西李村采用“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西李村党支部按照村庄、企业、协会把辖区划分为3个大网格,以党小组为单位细分为3个小网格,把全村的18个胡同划分为18个微网格,形成“3+3+18”的网格结构。
  
  每个胡同推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胡同长,担任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环卫管理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沟通无障碍”,实现全村多年来“零上访”的治理环境。

  “小微权力”上墙 民主监督有依据

  在文昌街道西李村主街两侧的宣传墙上,有一部分专门用来向村民科普“小微权力”。村民通过墙面的指南便能清楚了解到“小微权力”如何行使,以及如何监督好村内的事务。
  
  看似简单的一面墙,却有着大作用。通过民主监督,让规矩纪律成为自觉,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和权力规范化运行。
  
  在此基础上,西李村将村民普遍关心的村务决策、宅基地安排、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工作全部公开上墙,水、电等公共设施及使用费都由村民自己选出的代表进行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检查,成为规范基层“微权力”、杜绝干部“微腐败”的有力抓手。

  “数字+民主” 即时监督更高效

  近年来,借助数字乡村建设的有利时机,西李村通过与联通公司合作,成功搭建乡村数字平台。这个举措让西李村廉政建设更加透明,尤其在减轻基层负担、预防数字造假、预防政策截留等各方面都带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村民们广泛关注的农村“三资”监管质量低、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被“三资”数字智慧监管新模式轻松破解。
  
  动动手指,翻翻手机,村民心中就有了本“干部做什么,大家全知道”的廉政“明白账”。

  依规管村 村庄治理有凭据

  西李村制定了西李村“家法”——《西李村村规民约》,内容涉及土地管理、社会治安、村容村貌、计划生育、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既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又体现了广大村民的意志,起到既约束“官”又约束“民”的双向制约作用,并编印成册,分发至全村每一户村民家中,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
  
  据介绍,文昌街道西李村将不断创新治理模式,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内外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