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瘟疫

——书写青藏高原的“山乡巨变”
《雪山大地》作者:杨志军
点击查看原图
        “客人不吃喝,牧人不答应,你不吃喝哪来骑马走路的力气?你来了也好,看看我们牧人的伤心事吧,隔几年就会有一次,哭都哭不出来啦。”说着指了指面前的山谷。山谷三面峭壁,谷底有一群牦牛,大都有气无力地卧着,有两头死在通往原野的路口,身上有血,显然是被打死的。父亲疑惑地看看山谷,又看看角巴手里的叉叉枪。
  
  角巴说:“这两头牛还有点力气,不打死就会走到外头去。”父亲更加莫名其妙:“怎么啦?”角巴长叹一声:“雪山大地保佑,让牛尸林快快过去,越快越好。”
  
  父亲吃了一惊:“什么时候发现的?为什么不上报?”“这种事怎么还能张扬?自己的疮疤自己烂,地上的泥巴地上沾,声音靠喊,瘟疫靠传,本来是碗大的,传出去就是天大的。
  
  人家会说,是沁多传过来的,连雪山大地都会怪罪。”“糊涂,你不上报,不及时采取措施,那就真是天大的灾难啦。”话虽这么说,但父亲知道角巴是对的,报告上去又能怎么样?牛尸林就是牛瘟,传染起来很快,无药可治,能做的只有封锁、隔离和扑杀病畜。
  
  父亲问起瘟疫的范围,角巴说已有三个大队发现了病畜,野马滩是最严重的,昨天在另一处深谷已经扑杀了一批。父亲这才意识到已经来到野马滩的界线上,看到大队长囊隆正带着一些人把山上的土石滚向山谷,官却嘉阿尼站在悬崖上,高声念诵着度亡的经。
  
  他问:“怎么没见桑杰?他的牲畜怎么样啦?”角巴说:“牲畜嘛,好着哩。他在野马滩住不惯,托了官却嘉阿尼给我说,还是想回野牛沟。我说回来也可以,但要是强巴县长再去野马滩蹲点,你还得搬一次家。”

  “搬家的不要,我也可以在野牛沟蹲点。”父亲明白,就算没有角巴的提醒,他也不会选择别人家做房东。桑杰一家是他的恩人,恩人便是一辈子的亲人。
  
  父亲看了一会儿用土石砸死并掩埋病牛的悲惨境况,说起向下边紧急调运牛羊肉的事,角巴惊叫一声:“啊嘘,这个时候吗?”然后就呆愣着不说话。
  
  父亲说:“不好办是不是?一是不到屠宰季节,一是牛尸林蔓延。”“你说个数字我听听。”“整个沁多至少也得三千只羊、四百头牛。”“别的公社呢?”“也是这个数,起码的。”
  
  角巴喊起来:“不成不成,绝对不成。”“怎么了嘛不成?说说理由。”“我,沁多草原的角巴德吉,是跟别人一样的人吗?”父亲摇摇头。角巴说:“你说出来嘛,是风吹得头摇还是脖子软了头摇,我弄不明白。”